在振動臺測試中,共振搜尋是通過施加振動激勵,確定試件(或結構)共振頻率的關鍵過程,其操作需遵循相關標準以保證測試的準確性和重復性。以下是共振搜尋的主要標準、核心要求及適用場景:
國際上振動測試(含共振搜尋)的通用標準以ISO(國際標準化組織) 和IEC(國際電工委員會) 系列為主,核心標準包括:
ISO 16063 系列(振動與沖擊傳感器的校準)
IEC 60068-2-6:2007(環境試驗 第 2-6 部分:試驗方法 試驗 Fc:振動(正弦))
激勵方式:采用正弦掃頻(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),掃頻范圍需覆蓋試件可能的共振頻率區間(通常由產品設計或經驗確定)。
掃頻速率:根據試件特性選擇(如 1 oct/min 或更慢,避免因掃頻過快錯過共振點)。
共振判定:通過監測試件的響應(位移、速度或加速度振幅),當響應出現顯著峰值(通常為基礎激勵的 5 倍以上)時,判定為共振頻率。
ISO 2631 系列(人體對振動的響應)
我國振動測試標準多等效采用國際標準,核心依據為GB/T 2423 系列(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):
GB/T 2423.10-2019《環境試驗 第 2 部分:試驗方法 試驗 Fc:振動(正弦)》
掃頻范圍:根據產品使用環境或設計要求確定(如 10Hz~2000Hz);
掃頻速率:以 “倍頻程 / 分鐘(oct/min)” 表示,通常為 1 oct/min(特殊情況可調整,但需在報告中注明);
激勵信號:正弦波(共振搜尋以正弦激勵為主,因共振在正弦激勵下表現為顯著的幅頻峰值);
響應測量:需同步采集激勵信號(振動臺輸出)和試件響應信號(通過加速度傳感器、位移傳感器等),共振點定義為 “響應振幅達到最大值時的頻率”。
GB/T 13309-2007《振動臺 性能測試方法》
不同行業(如航空航天、汽車、軍用)因產品特性差異,共振搜尋有更具體的標準:
航空航天領域
汽車行業
軍用領域
無論遵循哪種標準,共振搜尋的核心要求一致:
激勵方式:以正弦掃頻為主(共振在單一頻率下最顯著),特殊場景(如復雜結構)可輔助隨機振動。
掃頻參數:
響應測量:需同步記錄激勵信號(振動臺輸入)和試件響應(位移 / 速度 / 加速度),通過 “幅頻特性曲線”(響應振幅 - 頻率關系)確定共振點(峰值對應的頻率)。
重復性驗證:同一試件需至少重復 2 次共振搜尋,兩次結果偏差需≤1%(確保數據可靠)。
共振搜尋的標準需根據試件類型(如電子、機械、航空產品) 和應用領域選擇,核心目的是通過規范的激勵、測量和判定流程,準確獲取共振頻率,為后續的振動耐久測試、結構優化提供依據。實際操作中,常用標準包括 IEC 60068-2-6(國際)、GB/T 2423.10(國內),特殊行業需參考行業專屬標準(如 DO-160、GJB 150.16A)。